Sunday 31 March 2013

理財教育世界大不同‧大馬父母還須努力

Visa發佈的2012年全球理財教育晴雨表調查,有許多趣味性發現,如巴西理財教育水平最高、大中華地區人民最善於儲蓄,應急後備金最充足、墨西哥人每年至少用41天時間與子女談論理財知識等……
這項調查清楚顯示了各區域人民對理財教育的重視程度和管理金錢的概念,將隨著年齡層、地理位置和國家經濟狀況改變而產生不一樣的結果。
28個國家與地區的人民會如何看待理財教育?他們對金錢的概念是重若泰山,還是輕於鴻毛呢?讓2012年全球理財教育晴雨表為你一一揭曉!
理財教育水平
巴西人最高

這項調查針對28個國家和地區的個人理財教育水平進行了評估和排名,共有2萬5千500位受訪者參與,分數以100分為滿分,0為最低分。
結果顯示,巴西民眾所接受的理財教育水平最高,剛好以平均超過50分之姿名列榜首,接下來的11個國家,都位於48至40分的及格邊緣,包括墨西哥、澳洲、美國、日本、泰國、馬來西亞等。
至於位於30至39分不及格範圍的國家或地區有14個,包括台灣、中國、香港、印度、越南等,而印尼及巴基斯坦則墊後,落在20至29分的低分區。
5項評分
大馬4項不及格

總結5項問題評分,大馬整體得分為41.7分,理財教育水平排名第10,領先中港台及許多中東國家與地區,在亞洲排名第三,位居日本和泰國之下,但是和許多國家與地區一樣成績滿江紅,有高達4項評分不及格,表現不理想。
在家庭預算消費方面,我國以48.7分排名第7,在28個國家與地區當中屬中上水平,但依然掛 於及格邊緣。報告指出,只有14%的大馬年輕人表示可以依據預算消費,自我控制消費的能力,顯然比年齡層介於25至34歲的23%、35至39歲的 28%、50至64歲的35%的成年人低9%至21%。
應急儲備金不足
另外,我國在應急儲蓄評估時也未達標準,只獲得36.9分,處於不及格水平。
調查結果顯示,大部份大馬人持有2.2個月的應急儲備金,雖然比調查所得的2個月平均儲蓄金額 高,不過依然低於3個月的標準水平,一旦個人經濟出現狀況,如失業或發生經濟危機,以目前大馬人的應急儲蓄水平,將不足以供應3個月以上的基本生活需求, 加上21%的大馬受訪者表示,他們完全沒有儲蓄,這也意味每5個人大馬人當中,就有1人沒有儲蓄,狀況令人擔心。
開始重視孩子理財教育
至於孩子的理財教育,大馬只獲得36.3的評分,狀況與烏克蘭雷同,而且年輕人在基本理財方面的認知更低,只有31分,表現最差,顯然的,我國青少年的個人基本理財知識依然有待加強。
還好大馬受訪者已開始重視正規理財教育對孩子的影響,也在這個環節取得58.6的評分,排名第8,顯示許多家長希望孩子可在10至11歲之間,接觸最基本的理財知識,從小培養正確的財務觀念。

提高年輕人理財意識
從家庭開始

針對調查結果,V I S A大馬區經理斯圖爾特.湯姆林森(Stuart Tomlinson)補充道,應採取積極步驟改善理財教育水平,包括為年輕人設立符合國家當前經濟狀況的理財工具和活動,教導他們更明智、更具責任感的消 費、儲蓄和制定預算,讓大馬民眾從求學階段,就開始學習如何管理自身財務。
他也建議,父母可以通過簡易的理財遊戲和孩子一起學習,進行“理財對話"等互動,讓過程更加有趣,如上網參與具娛樂及教育性的“理財足球"遊戲,利用緊張刺激的電腦遊戲,間接向孩子傳授基本金融知識。
理財師李智泰表示,大馬年輕人基本理財知識低下,主要是他們從小就缺乏正確的消費和理財觀念,同時也不夠積極的學習理財知識,改善財務狀況,進而導致他們陷入財務困境。
他認為,要改善此狀況提高年輕人的理財意識,應從家庭開始,父母就是最好的教材和榜樣。
家長應以身作則明智消費
“家長應該以身作則,明智的消費,不應過度揮霍,以金錢和物質寵溺孩子,滿足他們的慾望,這將 影響孩子的金錢觀,長大後必然以父母為榜樣,揮金如土。父母可以從孩子懂事時就開始灌輸正確的理財知識,如從幼稚園階段,告訴他們父母賺錢不易,並解釋為 何需要儲蓄等問題,讓他們瞭解最基本的理財概念。
他建議,為人父母者,應從小為孩子設立教育儲蓄計劃,無論家庭收入高或低,應定期定額儲蓄,把錢用在教育上,總比揮霍無度更實際。
AKPK推行免費POWER理財課
大馬信用諮詢與債務管理機構(AKPK)首席執行員郭瑞聯認為,我國的理財教育水平依然有很大進步空間,相比其他國家的低教育程度,大馬國民接受教育水平達99%,易於政府或私人界推行理財教育。
她勸導民眾應培養“先儲蓄,後消費"的好習慣,而不是“先消費,後儲蓄",若只是運用每個月剩下的錢進行儲蓄,將無法有效累計更多財富。
她指出,為教導國民正確的理財觀念,大馬信用諮詢與債務管理機構目前正積極推行免費POWER理財課程,為年輕人提供一系列財務知識,包括現金流管理、借貸基本知識等,推出至今已有14萬2千多位民眾參與。

高收入群
應急儲蓄不夠

調查所得的平均應急儲備金額為2個月,其中68%的受訪者持有不超過3個月的應急儲備金,而且大多數發生在高收入群身上,以加拿大為例,有39%的高收入群無法承受3個月以下的個人財務危機,比低收入群的34%高。
同樣的,此現象也發生在俄羅斯及塞爾維亞的高收入群身上,意味收入不一定反映個人真實的財務狀況,若無法妥善理財,收入再高,始終無法有效累計財富。
中港台應急儲蓄多於3.5個月
華人長期以來形成的節儉理念和美德,是亞洲地區儲蓄率全球最高的重要原因,也是大中華地區人口應急儲備金維持“充沛"主要推手,尤其是中國人,最善於儲蓄,更以65.5高分傲視他國。
調查顯示,中國人的平均應急儲蓄金額為3.9個月的開銷,接近半數的受訪者表示可承受半年甚至更長時間的個人財務危機。
除了中國,台灣是另一個以62分高分過關的地區,略勝香港,這兩個地區的平均應急儲蓄金額分別 是3.7個月和3.5個月,約60%的受訪者表示他們能夠承受持續3個月以上的個人經濟低谷,超過三分之一的受訪者則可承受超過半年的個人財務危機,以在 出現失業之類的意外財務危機時能夠滿足基本需求。
大馬2.2個月不及格
其他持有超過3個月應急儲備金的國家為日本及加拿大,它們的平均應急儲蓄金額分別是3.3個月 及3.2個月,得分各為55.3分及52.6分,剛好到達及格標準,其他國家如澳洲、美國、泰國及紐西蘭,都在及格邊緣,而大馬的評分屬不及格,只有 36.9分,應急儲備金僅2.2個月。
報告顯示,超過半數的澳洲、加拿大、紐西蘭、美國及阿聯酋民眾無法承受超過3個月的個人財務危機,即使是經濟強國如美國,人民的儲蓄也不及格,平均只有2.9個月的應急儲備金可應付個人財務危機。
另外,有70%的白俄羅斯、巴西、印度、大馬、摩洛哥、俄羅斯和南非民眾無法承受超過3個月的 經濟低谷。在儲蓄率較低的國家,如印尼、黎巴嫩、巴基斯坦和塞爾維亞的情況最不樂觀,只有13至14%的人口可承受3個月以上的個人財務危機,當中以巴基 斯坦人的應急儲備金最少,只有0.8個月,評分12.7分,分數相當低。

墨西哥與巴西家長
全年逾10%時間教理財

在灌輸理財之道方面,墨西哥顯然為個中佼佼者,調查顯示,墨西哥家長每年都會用41天的時間和5至17歲的孩子討論理財課題,這相等於全年11%的時間,促使該國以80.2的分數高居榜首。
不過,巴西注重孩子理財教育的程度也不遑多讓,每年巴西父母和孩子討論理財的時間為38天,佔了全年10%,得分為73.2分,遠拋第三名的塞爾維亞超過10分以上。
印尼父母最少討論
塞爾維亞、波斯尼亞、黎巴嫩的評分剛好及格,都位於59至50分的範圍內,而美國則以49.7掛在及格邊緣,調查指出,66.1%的美國家長至少每個月與孩子討論一次理財課題。
相對的,印尼父母最少和孩子討論理財課題,每年討論時間為5天半,只佔全年的1.5%,比墨西哥少了7倍之多,而經濟較發達的日本,則以13.8分略勝印尼幾分,顯示日本和印尼家長一樣,少與孩子探討理財課題。
該報告也發現,為了確保孩子能夠精明理財,經濟環境較差的父母,最願意花費較長時間和孩子討論理財課題,包括預算消費、儲蓄和債務管理,反而在一些富裕國家,父母較少和孩子討論未來理財規劃。
至於學校應該從幾歲開始讓孩子接受理財教育,全球調查所得平均歲數為11.3歲,巴西父母建議從9歲開始,為最早讓孩子學習理財的國家,所獲得評分最高,美國人認為11.9歲是最好的時機,而越南人卻提議在14.4歲才開始,是建議年齡層最高的國家,得分只有23.2分。

控制家庭預算
大馬比中台佳

若以100分為滿分計算,在28個國家與地區之中,只有4個國家剛好達到根據家庭預算消費的及格標準,其他國家與地區都徘徊在及格邊緣,有些甚至都低於40分標準。
巴西以51.4分高居第一位,日本以50.2分位居次位,澳洲及南美洲平分秋色,剛好達到及格標準,而加拿大、美國、大馬和埃及的評分相當接近,都在48至49分範圍內,其他超過三分之一國家的分數都低於40分,其中以塞爾維亞最低,只有30.5分。
在亞太區,大馬位於日本之後,控制家庭預算消費比印度、泰國、台灣、中國和印尼佳,而香港、越南卻在這方面墊後,分別只有32.5分和30.7分,在28個國家與地區之中排名倒數第四和第二。

年輕人理財認知不及格
調查結果顯示,大部份國家的年輕人基本理財技巧都不及格,有些國家的評分甚至低於20分,包括加拿大、美國及波斯尼亞。在理財認知部份,只有越南、印尼、印度及哥倫比亞的年輕人達到及格水平,越南是唯一獲得60分以上的國家。




http://biz.sinchew.com.my/node/72115

Sunday 24 March 2013

人生理財單‧理好人生財富

曾經有一句話這麼說:“金錢就像蛇,懂得抓拿就沒事,不懂拿捏分寸,反而被纏手或被咬。"
意味我們若無法擁有正確的金錢觀和理財技巧支配錢財,勞其一生終將被錢所支配,淪為守財奴。
許多人都有“一朝被蛇咬,十年怕草繩"的恐懼,一次理財或投資失誤,就此意興闌珊,把投資理財視為洪水猛獸,從此不聞不看也不聽,卻忘了檢討之前使用的投資工具,是否符合個人理財需求和當前狀況。
我們的人生由多個階段組成,從嬰孩時期至年老退休,每個階段對財務的需求因人而異,理財規劃也將隨著年齡增長而產生變化,唯有適當調整投資組合,才可發揮其作用。
為此記者特別諮詢專業理財師意見,列出每個人生階段所需的理財單,讓你糾正錯誤,告別失敗從新規劃,更有效率地理財!
單身期
累積未來家庭資金
走完成長教育期,我們的生活開始慢慢的邁入單身期,由於這時候剛進入職場,還在初期摸索和發展事業,個人收入不太穩定也不高,而且還未組織家庭,責任較輕,可以在這個時段打好基礎,累積未來的家庭資金。
不過,財務規劃師李達威指出,現今年輕人的消費習慣與以前的人不一樣,大多數人缺乏理財觀念, 抱著人有我有的心態,往往沒想清楚是否負擔得起而毫無節制的消費,導致支出超過預算,把收入用於償還卡債、車貸、汽車維修、智能手機等其他開銷,所以才沒 有能力供屋子,有些甚至需要依賴家庭救濟。
理財要點
遵循“2116"“103"支出模式
李達威建議,在這段時期從零開始規劃理財的社會新鮮人或打工族,遵循“2116"及“103"的收入支配程式,就可擁有最基本的“兩子一儲",即車子、房子及儲蓄。
2代表把20%的收入用於3年以上的長期儲蓄(不包括公積金),以作為長期投資的備用資金。
1則代表10%,存為活期儲蓄和購買保險,可各佔總收入的10%。活期儲蓄的作用就像應急基金一樣,可在發生緊急突發事件時將發揮作用,以備不時只需,而保險保費率最高可佔收入的10%,為單身生活帶來更佳保障。
6代表60%,有了以上收入支配,單身一族就可完全把60%收入用在日常開銷上。
不過,他指出很少人可真正達到這個目標,目前只有5%大馬單身人士符合“2116"收入支配模式,狀況令人擔憂。
至於“103",則套用在買車和房方面,即購車的價格必須相等於10個月的總收入,而購置房產時,屋價不可超過3年的總收入,才算舒適水平。
投資建議
可購買高息投資產品,如股票、信託基金等。另外,也可以參與投資門檻較低的私人退休金計劃(PRS),以獲得扣稅優惠。
家庭成形期
合理安排支出
家庭成形期大約1至5年,由於剛成立家庭,還未養兒育女,可享受愜意的二人世界,生活及工作逐漸穩定,收入也有所增加,但為了提高生活質量,為養兒育女做準備,則需要支付較大的家庭建設費用,如添購生活用具、償還房屋貸款等,是家庭消費的高峰期。
這階段的人更應合理安排支出,才能用剩餘資金投資理財,在穩定的基礎上進行資金保值和增值。
理財要點
從設立家庭賬本開始
婚後固定支出將大幅度增加,儲蓄必定減少,這階段的人需要增加收入提高儲蓄,所以工作時間都比較長,另外又因肩負家庭責任,在缺乏充裕投資金額的狀況之下,應採取較為保守的理財策略減低風險。
此階段的理財重點,可從設立家庭賬本開始,作為樹立長遠理財目標的基礎,記錄信用卡、房貸、車貸、理財產品、家庭日常開銷,如水電伙食費等支出。
另外也別忘了最主要的理財規劃,那就是以家庭為中心,定制和合理支配家庭建設費用。對於還未買屋的夫妻,首個目標應從購置房產開始,然後才順序添購家裡需要的硬件,如家具、電器等,完成後開始節財計劃,設立應急基金,備有足夠的流動資金防範意外發生,再進行投資。
投資建議
應合理的安排置業和管理債務,在資金稍有累積後,才選擇一些流動性較好的投資工具擴大投資,逐步減低投資高風險資產的比重。理財組合中除了投資股票、成長型基金、債券和保留活期儲蓄外,還可選擇一些繳費少的保險。
家庭成長期
生活穩定收入增加
結婚後,大約在30至40歲,這階段的生活穩定,收入增加,不過夫妻生活將由二人世界發展到一 家三口,雖然有車有房有存款,但家庭成員隨子女的出生而增長,理財需求和家庭壓力也將隨之增加,包括月供龐大房貸、車貸、保險以及孩子養育費用,家庭支出 負擔大,導致可累積資產有限,家庭儲蓄額下降。
若是雙薪家庭,有一定的財力支撐開銷,家庭抗風險能力較高,支出穩定者可趁子女上大學前逐步增加教育型儲蓄基金,籌備孩子未來的教育經費。
理財要點
多元化投資組合
這個階段父母們累積了一定的工作和投資經驗,風險承受能力增強,而孩子也從襁褓期,逐漸成長到能夠自立更生。
這期間最大開銷是子女的教育和保健醫療費用等,理財首先需要的是家庭保障,隨著子女的自理能力增強,父母可以在資金保值增值的前提下,根據經驗投資,考慮建立不同風險收益的投資組合,並以創業為目的進行風險投資,如運用部份資金投資房產,以獲得穩定的長期回酬。
同時也可以開始規劃和準備孩子的教育金及夫妻倆的養老金。
理財師李達威表示,教育金額取決於孩子未來選讀哪些學校,計劃出國深造還是留在本地攻讀學位,上國立、私立大學、學院或雙聯課程的學費及開銷,都有一定的差距。
“規劃儲存教育金之前,父母應先參考各大學院校的收費,實際估算供一個孩子上大學到底需要儲備多少資金,有個底限後才根據收入狀況和學費計算,分配一定的儲蓄金額,避免儲蓄期間出現無法支撐的狀況。"
教育金應趁早規劃
他指出,教育金應趁早規劃,最好是從子女的孩童時期就開始,少過13年將難以規劃,若在子女上大學前10年才開始,則需要投入更高的儲蓄金額,這將無形中加重父母的負擔。
目前,在我國私立院校攻讀學士課程,每人收費介於5至6萬令吉,若父母計劃用20年時間儲蓄,包括學費按年調漲6至8%計算,一年需儲蓄6至7千令吉以上,才可應付孩子20年後的大學教育費用。
投資建議
除了為自己、伴侶和孩子配置基本的醫療、社會、意外保險等,也可考慮配置教育儲蓄保險,為孩子未來的升學、深造儲備資金。
至於孩子的教育金,可通過穩健型的基金定投方式儲備,更好的保證資金保值增值。基金投資的收益穩定又高於銀行,而且風險小,能夠有效的抵禦通貨膨脹,適合長期投資。
若家庭抗風險能力較高,可考慮持有股票投資,尋找低估值、高成長的股票長期投資。
子女大學教育期
教育及生活費猛增
子女上大學後的4至7年內,父母年齡約45至50歲左右,這個階段的教育費和生活費猛增,對於成功理財、累積了一定財富的家庭來說,完全有能力支付,可繼續發展投資事業,創造更多財富。
而對於那些理財不順利或起步較晚的家庭,負擔會更沉重,若無法成功在這之前累積大量財富,父母更應該把希望寄託在子女身上,一切以教育費和生活費用作為理財重點,確保子女順利完成學業,千萬不可因急需用錢而盲目投資,導致兩頭不到岸。
理財要點
規劃好教育費及債務
這個階段理財優先順序為子女教育規劃,然後才是債務計劃,妥善規劃後才考慮為資金增值,最後才是設立應急基金。
由於人到中年,身體機能明顯下降,難免病痛,注重養老保健者可以加保醫療或重疾保險,即使重大疾病纏身也有保障。
投資建議
可考慮將40%的儲蓄用於股票或成長型基金投資,但一定要嚴格控制風險,另外40%用於存款或償還貸款,以應付子女的教育費用,10%用於保險,另10%為家庭備用金。
家庭成熟期
逐步減少投資風險
這個階段的家庭成員數目隨子女獨立而減少,無論在工作、經濟狀況、事業發展均達到顛峰,可儲蓄資金充裕,是準備退休儲備金的黃金時期,應逐步減少投資風險,儘快在退休前把所有負債還清,為即將來臨的退休生涯作準備。
這時候子女學業有成,逐步離開家庭開始獨立生活,支出隨家庭成員數目減少而降低,變得更加穩定,家庭日常開銷不大。
不過有個不容忽視的問題,即“上有老,下有小"的現實狀況,大部份人還要贍養父母,煩惱子女的結婚開銷等問題。
同時隨著年齡增長,我們的身體狀況也每況愈下,需及時儲備一大筆的醫療資金和提昇養老計劃等。
理財要點
追求穩健理財方式
這時候不宜過多選擇風險投資,應側重於擴大投資,追求穩健理財的方式,可選擇增持穩定、風險較小的投資工具,如債券、貨幣市場基金等低風險產品的投資組合比例,抵禦通膨等壓力,得到一定的投資回酬。
一般上,老年人所需醫療資源是一般人3至5倍,隨著年齡增長,醫療消費支出將會越來越高,其中以住院醫療費用帶來的家庭經濟壓力尤其顯著。
所以,我們也別忘了訂製符合當前健康狀況的醫療保險和養老計劃,保障生大病或患癌症時,擁有足夠資金應付龐大的住院治療費,而儲蓄養老金,則是為退休生活儲備充足的備用資金,讓我們得以提早退休安享晚年。
投資建議
將可投資資本的50%用於股票或同類型基金,40%則放在定期存款、債券及保險,備用養老,另外10%為活期儲蓄。
退休以後
自由支配時間
享受生活

退休意味著我們可以自由支配所有時間,不再為工作而煩惱,即使甚麼都不做,也會有一筆穩定的收入,雖然這筆錢比工作時減少許多,但卻擁有更多的時間去做一些自己嚮往的事情,如盡情去享受生活和到處去旅遊。
理財要點
投資以保守防禦為主
退休後的重點是享受財富,而不是累積財富,理財投資應以保守防禦為主,目標是保證有充裕的資金安度晚年。
這時候的投資應以固定收益等低風險的投資為主,且無新增負債,也不要進行新的投資,尤其是高風險投資。
另外,也別忽略增加健身和醫療保健方面的開支,延緩身體老化,降低生病幾率,提高生活品質。同時也可以適當支配一些休閒消遣方面的支出,如淡季旅遊,以實惠的方式獲得更好的旅遊體驗。
對於資產較多的老年人,可採取合法節稅方法,把財產移交給下一代,並檢視自己擁有的人壽保險,以進行適當調整。
投資建議
投資組合方面,應提高債券比重,可將投資資本的10%用於投資基金,50%放入定期儲蓄戶口或債券,40%進行活期儲蓄。
結語:
萬事起頭難,投資理財也一樣,從零開始規劃,總有許多知識需要我們不斷的學習跟進,通過實際操作吸取投資經驗。
唯有在年輕的時候打穩財務根基,逐步累積財富,我們往後的日子才可以過得更輕鬆自在,不必經常為了賺更多錢而奔波勞碌,而無法享受生活。
無論在人生的哪個階段,我們應無時無刻的把投資理財融入日常生活裡,平日開源節流,撥出部份儲蓄投資,讓錢生錢才是“生財有道"的好典範。



http://biz.sinchew.com.my/node/704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