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nday 19 August 2012

保险启思录:三次转折, 几多风雨伴彩虹

1979年,我从做马来西亚空军培训官起,就开始兼职做保险,到今天已是33载,我这一生也因保险而改变,其中更经历了三大关键转折点。
友邦公司是我的“黄埔军校”。那时我还在军队担任少校,接受学长袁耀明的增员,以兼职营销员身份进入友邦保险公司。
同大多数保险人一样,我的入行初衷只是为了赚钱,后来逐渐发现这份工作正是我的兴趣所在,因为我通过推广保险帮助了许多家庭,于是我更加珍惜这份工作,并通过努力工作取得了良好的业绩。
那时我并未抱有什么晋升幻想,只是觉得这份工作意义重大,所以一遇合适人选,就下意识地说服对方加入保险业,这无形中锻炼了我的增员能力,却没想到也为我今后在保险业进一步发展打下基础。
在我担任了几年兼职营销员后,又被友邦相中而力邀我全职进入该公司工作,经过面试,公司还主动提出愿负担我因离职需向空军交纳的赔款,令我毫无后顾之忧。
正是在如此丰厚条件下,我决定加入美国友邦保险公司当内勤,很快我又得到赴香港培训的机会,并于培训结束前去台湾考察了两周,包括参加当地分公司的早会、夕会、陌生拜访等等。
现在想来,这些经历让我有机会对东南亚各保险市场有较为全面的了解,并为我今后拓展保险事业打下更坚实的基础。
香港培训结束后,我受命赴任印度尼西亚业务推广负责人之职。
借“结绳记事”敦促营销
当时的印尼保险业十分落后,办公地点也不正规,从业者亦缺乏专业知识,且大都是退休人士,业绩难见起色,每天成交一件保单的营销员非常少。
为了激励这样的销售团队,我绞尽脑汁借用中国古代“结绳记事”法敦促他们坚持营销。
这一看似简单的手段却十分见效,加之印尼营销员都比较听话,一年后他们的业绩便突飞猛进。
后来我再度被调回马来西亚吉隆坡管理意外险部门,东马地区担任副总裁等重要职位,后又被调到香港工作。
在香港,我发现这个地方与马来西亚相比最大的不同是生活节奏极快,营销人员个个都像拼命三郎,那种勤勉和拼命精神深深感染了我。
我首先在走路节奏上适应香港人的步伐,到后来,甚至比香港人走路还快一拍。
正是在这种环境中,我深深意识到只有与时俱进才能提升自己的竞争力。
正是那段在友邦各分部工作的日子,让我受益良多,成长也非常迅速,我体会到做一个成功的保险人需要包容与忍耐,还需要细腻而圆滑的人际沟通技巧。
更重要的是,我能因此了解不同国家、不同地区、不同文化背景的保险市场,并从挑战中找到乐趣。加入友邦,从外勤转内勤,是我人生的第一个转折点。



http://www.nanyang.com.my/node/470544?tid=678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