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dnesday 19 September 2012

搶資大作戰‧大馬3策略提振吸資力

2012-09-03 10:42 
投資機構稱,金磚五國光環不再,曾在亞洲金融風暴遭受重創的東南亞將成為新投資樂土,國際資金已開始轉投泰國、印尼、越南和菲律賓等東南亞國家懷抱,但昔日熱點的大馬卻慘遭冷對待。
其實,經過前四幕的鋪排,《搶資大作戰》系列已講述我國外資不來,國資不留尷尬局面,因此為突破週邊國家來勢兇兇的搶資大戰,大馬該如何部署才能殺出重圍?第五幕誠邀特別嘉賓直敘大馬該如何扭轉當前頹勢,並為迎接另一個高峰做好準備。
“要是你發現自己深陷海中央,我會航遍全世界找到你,要是你發現自己迷失於黑暗中無法看清,我會變成光線指引你…"歌曲:依靠我(Count On Me)(歌手:Bruno Mars)
外國直接投資(FDI)不來,本地企業海外直接投資(DIA)又不斷增加,本地經濟現有困境該靠誰扭轉?
國際貿易及工業部長(MITI)拿督斯里慕斯達法早前表示,2012年首半年FDI表現不錯,但並不突出,下半年展望因全球經濟動盪,以及FDI市場競爭激烈變得“不確定"。
其中,慕斯達法也點出直接投資者最關心的問題,即:
●最低薪金制執行和衝擊
●人才,特別是專業人士和技能勞動力供應和可得
●津貼合理化,特別是馬六甲再氣化廠投入營運後,天然氣進口將對電力和天然氣等能源價格帶來衝擊
●政府為推動投資和吸引FDI祭出的津貼與優惠他說,雖然FDI前景不明朗,但外資對投資大馬仍興趣不減,今年外資最感興趣的區域和工業為:
●依斯干達經濟特區、賽城與檳城,主要是電子與電器、商業處理外包與共享服務中心等特別領域津貼、基礎設施和生態系統。
●再生能源汽車(REVs),例如本田汽車(Honda)在馬六甲投資興建混合動力車廠作為東南亞和大洋洲的生產中心。
●半島東海岸,特別是中國投資者,以及從事非石油與天然氣礦業產品處理領域(例如鐵礦石)
●東馬,特別是三馬拉如(Samalaju)工業區與民都魯,以及砂拉越再生能源走廊(SCORE),從事太陽能和金屬產業的日本和韓國投資者。
今年FDI目標
100億至120億美元

大馬政府今年FDI目標介於100億至120億美元,旨在維持2010和2011年的92億和120億美元目標,但今年首季FDI卻僅有75億令吉(約25億美元),低於去年同期的113億令吉(約37億令吉),卻較去年第四季的65億令吉(約21億令吉)為高。
隨著2013財政預算案將在9月28日公佈,從MITI角度來看,財政預算案將出台提振國內直接投資(DDI)和FDI措施,其中包括:1.進一步改善經濟競爭力與效率,政府轉型計劃(GTP)和關鍵改革策略(SRIs)相輔相承。
2.重質不重量,專注創造高收入和帶來技術性勞動力的投資,例如透過自動化提昇製造業產能和效率、高增值工業,以及促進賽城、高科技研發中心等知識密集地區和服務投資。
3.隨著2015年東盟經濟體成形,吸引更多區域內FDI。
貿工部強調,東盟投資者已經崛起,並在大馬FDI中扮演吃重角色,其中新加坡投資者隨兩國關係日趨緊密,以及當地部份工業對低土地和營運成本壓力,對投資大馬最為踴躍。
同時,泰國和印尼也在食品製造和酒店服務等特定領域進行投資,貿工部預期菲律賓投資隨經濟基礎改善,當地商家和企業變得更為外向而有所增加。
依德利斯:私人投資撐場
表現管理和履行單位(PEMANDU)首席執行員拿督斯里依德利斯接受《星洲財經》專訪表示,雖然外圍環境嚴峻,加上全國大選等本地因素影響,令市場對今年FDI前景感到憂慮,但堅信大馬仍是誘人投資地點,今年FDI流入將持續強勁。
“我們的經濟基礎良好,有望獲得經濟轉型計劃(ETP)工程,以及結構改革等措施提昇整體商業環境作為支撐。"
他補充,大馬在2011年聯合國貿易和發展會議(UNCTAD)報告和A.T.Kearney海外直接投資信心指數分別被評為亞洲第五大FDI國,以及全球最具吸引力外資據點第10位置就反映出大馬在外資心中的地位。
經濟學家說,若大馬想在2020年達到高收入國目標,私人投資佔國內生產總值(GDP)比重需達到20%至25%,經濟學家是以5至10年時間內達到相關目標,以及其他成功轉型的國家為例。
對此,依德利斯認為,在2011年,國內總投資佔GDP比重企於23.6%,主要歸功於私人投資成長12.2%帶動。
“這顯示我們現朝正確的方向邁進,而我們必須謹遵轉型計劃進程,以確保整體計劃不會走岔。"
私人投資有望創新高
他說,雖然全球經濟放緩導致2009年私人投資成長顯著放慢,但隨後私人領域投資已緩步走向復甦,並在2011年創紀錄達1千120億令吉,而今年首季私人投資達340億令吉,因此有望再創歷史新高,將是ETP成功的關鍵。
不過,ETP的成功高度仰賴私人投資,但過去5年大馬卻持續成為資金出口國,令市場質疑大馬是否能順利達到先進國目標。
他認為,ETP帶領大馬走向高收入國的目標,是以2020年國民生產總值(GNI)達到1萬5千美元為基準,這也包括資金匯回(Fund Repatriation)、流入和流出,而海外直接投資(DIA)自2005年開始顯著增加,相對也為大馬帶來更多的投資收入。
“隨著企業匯回的金額正不斷增加,這有利於提昇國內GNI表現,並帶領大馬達成高收入國目 標。"詢及大馬吸引FDI挑戰時,依德利斯指出,隨著中國與印度,以及越南和印尼的崛起,大馬已不可再高掛低生產成本旗幟向外招商,並需加速將價值鏈轉向 生產和提供高價值產品和服務領域。
“因此,這需要我們將投資導向專注領域,讓我們可突圍而出,並透過人力資本開發等結構改革來讓經濟更具國際競爭力。"
應追求“有品質"FDI
另一方面,首相拿督斯里納吉早前強調大馬並非放眼任何FDI,而是帶來高科技、綠色和替代能源科技,甚至是知識密集型企業的高品質FDI,但國光石化和澳洲萊納斯(Lynas)稀土廠投資引發民間反彈,令人質疑政府對外資“質"和“量"的拿捏分寸。
依德利斯辯稱,在評估投資方面,政府優先考量國家關鍵經濟領域(NKEA)項目投資,但同時也需符合投資要求、GNI和高薪職位創造等層面。
“我們也重視可持續性發展的投資,畢竟犧牲下一代未來是不容妥協的,這都是我們總體考量的因素。
12個NKEA是石油和天然氣、教育服務、棕油和相關產品、電子、商業服務、金融服務、商業服務、批發和零售、私人醫療、旅遊、農業、資訊和通訊工藝,以及大吉隆坡區。
他說,無論是FDI或DDI都對大馬一樣重要,ETP的目標是在2011和2020年達到27%FDI及73%DDI比例,但重點是他們為大馬創造的GNI能否真正留在大馬人手中。
“大馬今年首季FDI為75億令吉,雖延續去年第三和第四季跌勢,但並未出現顯著跌幅。"
查卡利亞將慎選FDI流入
同時,大馬經濟研究院(MIER)執行董事查卡利亞表示,大馬已處於不同發展階段,將慎選FDI流入,並追求“有品質"FDI。
“政府推介經濟轉型計劃,志在提昇國內企業轉型走向增值(Value added)企業,而非將對環境帶來污染的工業。"
他說,FDI是強而有力的工具,可藉此解決經濟成長可持續性,人均收入失衡等問題。
“其實,FDI流入也可強化中小型企業(SME)實力,畢竟中小型企業貢獻製造業的80%至90%,若將他們排除在外,屆時所有的好處都將流向跨國公司。"
他認為,FDI是把雙刃劍,有其好和壞處,但FDI帶來的可不只是資金,部份FDI也將引進新科技,因此我們就需要擬定良好的架構來從FDI流進中獲利。
“我們必須將科技聯合(Linkage)架構做到最好,將整個效益擴散至各個層面,這是值得強化的一點。"
專注12項關鍵經濟領域投資
展望未來,依德利斯指出,Pemandu將專注特定領域發展,以及結構改革在內的兩大層面工作,確保國家在2020年達先進國目標。
“首先,Pemandu將專注於有辦法推動市場成長的特定領域,特別是12項NKEA,畢竟我們沒有足夠的優質金融、人力等資源,因此若讓所有領域平均發展,將無法有效達到很好的效果。"
因此,他說,政府將重點集中在能創造73%GNI的11個NKEA項目,但排除大吉隆坡,因擔心賬目出現雙重計算。
“我們並不能面面俱到,需設定明確的目標,以新加坡為例,該國主力發展物流、服務、港口、石油與天然氣等領域,其他領域涉足並不深。"
不過,他補充,雖然ETP現已取得近2千億令吉的投資承諾,但效果是無法立即兌現的,需時慢慢發酵。
另一方面,Pemandu也將落實經濟結構改革,創造出更好的經商環境,因現有的經濟結構已不足以推動國家邁向高收入國。
依德利斯表示,大馬需要新的經濟架構,不適宜吸引低收入或低技能的投資,因低勞動成本這條路已經不通,否則整體國民薪酬不會提高。
“我們也希望藉最低薪金制,刺激市場不要再依靠早已喪失的低勞工成本優勢,轉向提昇生產效率。"
大馬作足吸資努力?
雖然官方看好F D I前景,但聯昌研究認為,全球FDI前景僅屬謹慎樂觀,而且受到外圍不穩定性因素影響,大馬必須加強本身吸引FDI的魅力,才能保住作為受歡迎投資據點之一的地位。
聯昌研究首席經濟學家李興裕相信大馬吸引外資的挑戰在於設計出“正確"的政策,其中包括規避投資保護壁壘,這不僅將嚇跑外資,同時也將令本地投資者掉頭就走。
“大馬吸引FDI的唯一不足之處,就是經濟規模不夠大,受限的本地市場規模將迫使國際必須提昇其全球價值鏈地位,大馬在製造業站穩腳步,因此未來問題在於是否應該延伸至研發環節。"
他說,在服務領域,大馬需重新評估條規和監管水平,以推動現有和潛在工業與服務業成長和擴張步伐,以下是大馬吸資面對的4大挑戰:
●須打造穩定、可預期及親投資環境,並在監管及行政上貫徹全面性的透明度,減低不確定性及推廣良好的監管信譽。
●領域特定挑戰如熟練員工、外勞課題及推行最低薪金制政策。
●檢討津貼及新政策,並全面反映每個領域對外資的需求程度。
●打造投資自由化政策,不因盲目支持某領域而存有保護政策,最終導致資源錯誤分配及經濟失去效益。
大馬須“安內擾外"保成長
另一方面,市場人士認為,雖然政府努力提振FDI表現,但大馬公司海外直接投資(DIA)日增,有關當局應具備“安內擾外"的思想,重點鎖定將本地資金留下來。
經濟學家認為,國內龐大儲蓄需通過通過投資進行消化,但本地投資機會滯後,導致資金外流成為最佳的替代管道。
數據顯示,大馬國際收支(Balance of Payments)常年取得盈餘,反映出經濟的龐大儲蓄和投資差距,意味著儲蓄過多,而投資太少。
李興裕說,政府在撥出巨資刺激經濟,以及提振國內投資外,應該從基本策略性改善大馬投資環境與方向,進一步改善繁文縟節和官僚主義,同時確保政府條例和程序更趨透明化。
“這無疑是必要的,但顯然仍不足以增加國內和海外直接投資表現,我們還需為他們創造更多的投資機會。"
他補充,大馬需進一步改善本地投資環境,發展新產業,如從而鼓勵他們更多投資國內。
此外,經濟學家也建議政府應立即出台更有效率和親切的投資決策,來抑制國內資金向外流出,同時阻止人才外流情況日趨惡化,減緩國內優質人才不足情況,從而確保投資大馬的穩定性。
國內外投資應相輔相成
面對資金不斷流出,政府自然不敢怠慢,於7月初宣佈5項國內投資措施,包括總值10億令吉的“國內投資策略基金"以鼓勵更多國內公司參與全球供應鏈環節,而伴隨經濟轉型方案下的EPP及商業機會,料可激勵私人投資成長。
數據顯示,自2010年10月推介以來,ETP已取得1千997億令吉承諾投資,有望在2020年創造35萬2千349個新工作機會,以及締造1千341億令吉累積GNI。
目前,82項EPP計劃中,80%已正處於營運或承建階段中(包括巴生河流域捷運),而當中釋放投資達到130億令吉,估計今年兌現投資額將上看160億令吉。
有鑑於此,聯昌研究預計今年私人投資成長為10.6%,明年則將加快至10.2%。
李興裕強調,雖然當前國內投資仍高度仰賴政策推動,以創造更多就業機會、深入支撐工業活動及改善國際收支平衡水平,這並不意味監管政策將會忽略FDI表現。
“我們預見本地和外國投資者將起到良好的互補效用,從而強化大馬的投資機會。"
結語:
在看完這出五幕劇後,通過政府、私人企業和外資各司其職,不僅讓我們歷經FDI大舉流入的高潮,也體驗到DIA日趨增加的低谷,也看到了國內政策的不足之處,以及進一步改進的空間。
一場精彩的舞台劇,除具備良好的說唱能力外,演員是否墮入角色,將角色演出到位也至關重要,未來這齣舞台劇能否成為經典,流芳百世,還是帷幕落下後,引來觀眾噓聲不斷,一切都胥視有關當局的入戲程度,畢竟光說不練,哪會成功? 




http://biz.sinchew-i.com/node/64691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