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turday 23 June 2012

经济慧眼:风险认知来自有效沟通●叶得利

常说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风险也在各个商业经营环节潜伏着。
到底“风险”产生是由于缺乏沟通导致疏忽,还是我们忘记遵循了一些基本原则?
不同背景的人,对风险的认识就更是难以统一了。
金融市场上的资产交易价格,也是风险认知差别导致的估价结果。
例如,在证券交易员看来也许只是略有风险的资产,在某些散户投资者眼中则可能是不可理喻的高风险。
在工程师眼中难以攻破难题的项目,在追逐利润的为主的老板看来则可能是没问题的项目。
人总是会在不同文化的背景下,对不确定性的认识存在很大差异。
企业的产品不愿谈论不确定性的创新,或者常常去模仿竞争对手的作品,都是在为了求得一种“规避风险的安全感”。
例如,我们若和一些“具有很强宿命色彩”的人谈论可能形成风险的事情,这种规避正面解决风险的态度,就会导致缺乏沟通的风险。
语言文化
例如,两年前英国石油(BP)Macondo油井爆炸事故发生,缘由是来自BP伦敦总部与其美国分公司,在平衡内部控制与业务推进方面存在沟通上的失误,无法及时控制风险。
语言文化也是一个因素。
BP的风险控制理念就是“我们不喜欢意外”。
在英国,管理者们把这句话理解为,应当就任何快要出现的问题向上级发出预警。而在美国,这句话被错误理解为,要“报喜不报忧”。
沟通对风险起到抑制作用。
在举例来说,石油公司以多种多样的方式来度量风险,其度量指标涵盖政治风险、运营风险、以及可导致油价出现波动的宏观经济因素。
但如果公司内部沟通不畅、对相关经济因素的衡量不一致,上述度量的作用将大打折扣。
其实公司文化是一个根本因素。
有风险管理专家指出,风险管理中很重要的一个环节,就是考察公司内部上下级之间的信息沟通是否顺畅。
例如在荷兰公司文化里,普通雇员可以很容易地与其上级进行交流。
而在日本或韩国公司文化里,上下级员工之间的等级森严,导致信息很难由下传递到上层。
学会沟通
而在中国大陆公司文化,员工之间的沟通频繁但没抓到信息重点。
实际上,企业制定一套可操作的风险管理战略实在不易。
风险管理专家指出,人们可以在分析风险时从“法律、逻辑和人际关系”这三个方面考虑。
不同国家的人对这三者的重要性排序都不同。
有人分析过,在中国,人际关系排第一位,法律排第三;在美国,则是法律排第一位,其次是逻辑,最后才是人际关系。
因此,要管理风险首先必须学会管理人与人之间的沟通。
投资交易要先和情报人打好关系;生产商需要从卖场掌握好消费者需求信息;项目管理者要掌握分包商价格的谈判。
一般企业也可以试探员工的日常沟通方式是否有效,并以此与公司的经营风险控制联系在起来。
关键的是,在寻找重要风险线索时,有必要进一步确认别人和我们说的线索,是不是和我们想咨询的问题是一回事。


http://www.nanyang.com.my/node/455929?tid=462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