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iday 18 May 2012

事业管理:职场等级制●薛莉

《读库》的出版人张立宪说过一句经典的话:“人活在世,许多时间和精力都是用来跟别人比,最大的追求,最大的快感,就是‘我有,而你没有’,‘你有,我比你还有’,诸如金钱、地位、学问、见识、面子、脑子、房子、大房子、性感、感性、手表、项链、袜子、内裤,概莫能外。”
而等级,则是攀比的一般等价物。你开的是奔驰E300,我开的是奔驰S600,万一遇到一个不懂车的,搞不清楚两者的价差,不是亏大发了吗?
所以,最清楚明了的办法莫若微软员工的等级制:李开复刚进微软时是15级,唐骏离开微软时比李开复还低3级,诸如此类把攀比简化为简单的数学题,从而搞清楚彼此相对地位。
若是不同国界、不同体制的人相撞,又要把各自的等级体系进行“翻译”,才能对号入座。
有微软员工这样翻译过微软高管和中石化高管之间的级别关系:微软的亚太区总裁,相当于海外部的 副总裁,大致相当于中石化的副局级管理人员,而微软大中国地区,隶属亚太区,大中国总裁,比亚太区总裁低一级,相当于中石化正处级干部;而中国区总裁又要 低半级,相当于中石化副处级干部。
级别高特权多
无独有偶,我遇到过一位中国的镇长也试图搞清楚我的级别。
当我告诉他我供职于英国的《金融时报》时,见他不懂,便跟他说这是份很有名的报纸。他想了一下,问我:“你们报纸是什么级别的呢?”。
在他的思维逻辑里,有没有名,并不能成为确立地位的因素,只有换算成和《人民日报》一样的级别,他才能将我准确定位。
级别高的人当然就有了很多特权。以台湾的综艺电视界为例,如果是新人,偶尔上一次电视节目,会被主持人整得很惨:让你表演能否吃得到自己的脚趾头,让你站在高台上回答问题,答不出来就会被推到下面的水池中去,出外景节目时会被要求吃油炸蚂蚱,等等。
当然,这些情节并不是为了整你,而是为了节目效果,为了收视率。
但等级高的艺人可以拒绝此类苦差,就像王菲或者周杰伦一样,只需安安静静坐在沙发上回答问题即可,而且遇到不想回答的,还可以拉长脸小小地发个脾气。
在综艺电视节目十分发达的台湾地区,就连采访大牌艺人的机会也是要看采访人的等级的。
把酒言欢架势
通常只有名主持人才有机会采访他们,这些名主持一般都有自己坐庄的周播或日播节目,经常邀请大明星来访谈。
因为双方在各自领域的等级不相上下,看上去很有点把酒言欢的架势。知名度低的主持人只能作为助理主持出现,而且是和其他的助理主持轮流出现。
万一在节目录制过程中不当插话或者故意抢话,搞不好还会被主持人雪藏。
中国内地十年前尚无此类综艺节目,那时的中国电视刚刚市场化,年轻的电视记者完全搞不清楚该对刘德华这种等级的明星提供什么提问待遇,对他就像对其他等级的明星一样直来直去地问:“你真的没有结婚吗?”让天王巨星很下不来台。
后来,刘德华对台湾的综艺界主持人提到这段经历时一脸的无奈。
有些行业内的等级是相当隐蔽的。拿我熟悉的写作这件事来说。等级最高的,像海岩,他写的剧本不仅别人不敢改,他甚至还可以指定谁来演;等级最低的,有的人写了东西,连自己名字都没资格署。
稍微有点知名度的,会被媒体邀请开个专栏,完全没有知名度的,可以选择投稿,这很像如今的海选,别忘了当年海岩才是从“文字海选”这条路上成名的。搞不清楚这种隐蔽等级的外行人,就会问出一些像新人电视记者一样的话来。
比如有其他行业的朋友对我说:“我要是退休了,就到你们媒体开个专栏……”看在熟人的面子上,我不好发作。
其实我很想对他说:“就凭你?还专栏呢。你投了稿,我有没有空看还不一定呢。”

http://www.nanyang.com.my/node/446400?tid=462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